最新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视野
给每个孩子有希望的未来,是真正的教育发展之路

▲ 6 月 12 日,由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教育局与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乡村教育振兴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年会”圆满结束。本文为五地会场共同签署的振兴乡村教育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缙云共识》。希望借由缙云共识,聚集全国关注、关心乡村教育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乡村教育,促进乡村的振兴。


《缙云共识》全文发布如下:



村小不小,协力同行,

共筑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


盛夏六月,热情似火。我们参加“乡村教育振兴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年会”的代表,在浙江缙云、贵州沿河、河南濮阳、山东曲阜、湖南平江和沅陵,线上线下,五地联动,学习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缙云探索”,畅谈乡村教育振兴之路,形成以下共识。


随着我国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农村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乡村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这提示我们建设好小规模学校的重要价值。它不仅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托底需要,“小班小校”也是适合城市和农村、面向未来的学校形态。


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建立让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充分发展的教育生态,如何铺就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认为,乡村教育要勇于走自己的路,立足小班小校、自然乡土的教育生态,探索更适合乡村孩子的育人模式。乡村教育应该有、也可以有自己的样子。

以小为大,走乡村教育振兴之路

要重新定位乡村教育的价值,重新定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地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乡村复兴的动力、乡村振兴的引擎。乡村教育不能简单地复制城市教育。小规模学校不是负担,更不是边缘,要与未来乡村建设的需要有机融合,更大程度地引入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走向特色化、多样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开放教育,引入社会组织、企业、新乡贤等各种社会资源,复兴乡村的教育和文化。


农村小规模学校虽地处边远,实力单薄,但它们却承担着最重要的教育责任,保护最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孕育着未来社会的希望。

突破“瓶颈”,走全面发展之路

经历过“撤点并校”、面对人口流动与生源减少的冲击,我们需要回答什么是农村学生所需要的教育,什么是乡村教育的质量;小规模学校如何从小而弱,走向小而优、小而强。


教育不等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也不等于分数和升学率。我们需要继续为提高学业成就而努力,同时,要“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努力弥补农村学生非认知能力的短板。也就是说,要平衡知识教学与人的社会化这两种教育功能,突破评价的桎梏,把乡村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应试教育负担中解放出来,把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更重要的评价指标。应当看到,“成长”是比升学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目标,尤其是在农村的环境中。那些上不了高中、大学的农村学生,只要他们具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具有责任感、学习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等社会情感技能,照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

沉到草根,走自下而上之路

缙云的区域教育发展经验是自下而上的,教育局把教育的生长点放在了基层,放在了学校。从教育的最底层做起,从改革小规模学校做起,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正确道路。缙云教育的领导者高度重视小规模学校建设,利用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组建小微学校联盟、“新乡村教育实验共同体”等,探索新时代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发展之路,让孩子就近“上好学”,共享有质量的教育。


缙云拥有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小学校和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校长,形成了一个崇尚改革的良好风气。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开放办学,引进民间戏曲、音乐、“非遗”项目、建筑、农业等多种乡土文化资源,激活和改善了乡村学校,同时促进了学校与村庄的融合,实践着“生活即教育”、“村庄即学校”的道理,找到了缙云教育特有的味道和感觉。

以校为本,走内涵发展之路

在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基本改善的基础上,学校必须“以校为本”,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系统性的变革,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在双减政策之下,重新整合学校的时间、空间配置和资源结构,改变一味靠增加时间、重复训练和简单划一的教学方式,让学校的功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不难看到,一旦学校的内生动力被激活,每一所学校都具有改变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

优化生态,走区域共同发展之路

区域教育生态的建立需要教育公平,需要大局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旧有的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体系的依附和从属,大量弱势学校被边缘化。改变这一现状,是走向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互补发展、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生态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个体,多元发展,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即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恢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元气”,需要突破和改变城乡二元教育体制。要悉心保护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个性与积极性,这是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必由之路。以乡镇教育为基础,建构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建立“乡村振兴教育实验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大胆尝试,促进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

鼓励先行,走探索、创新之路

乡村既是沉重的历史、浓浓的乡愁,又是鲜活的教育资源,是未来社会进步难得的变革机缘。缙云选择了改变和创新,因为他们坚信乡村学校可以办好,乡村孩子一样行。缙云的经验是焕发基层学校活力,需要选拔最有思想的人去当校长,选择最有活力的老师走上关键岗位,从而让每一所基础薄弱的小规模学校都有尊严感、自主权和公平发展的机会。它使我们看到乡村教育振兴的希望在基层,草根的力量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


关于乡村教育的前途,“缙云探索”已经做出了回答:希望就在我们手中!


村小不小,让我们协力同行,建设好小规模学校,为乡村教育构筑良好的教育生态,创造美丽乡村教育,促进乡村的振兴!





阜南一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