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视野
管建刚:家常课中的3个常理、7个常识和3个常态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家常课中的3个常理、

7个常识和3个常态

作者|管建刚 

作者 | 管建刚 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副校长。

管建刚是从村小成长起来的一位特级教师。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家常课改革”。家常课的课堂结构很简单,即“读+写+读+写”。课堂结构极简的背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管住嘴”,教师少讲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读、背、写。

在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教研员谈永康眼中,对于听惯了“怎么教”的教师而言,管建刚的家常课看起来会让人感到“陌生”。然而,“陌生”的家常课不过是返璞归真,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之举,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之行。一句话,让语文学习“回家”,让课堂“回家”,回到学生的怀抱!

管建刚:20年20本书——什么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准备开始写了吗?
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家常课的“常”,体现在“三常”:常理、常识、常态。

1

关于常理

常理1: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的什么还给学生?课堂时间。把多少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要把70%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回答只能得59分。

假设这节课上,老师请了7个学生朗读、发言、提问、演示,每人4分钟,那的确把70%的课堂时间——28分钟还给了学生,然而只是还给了这7个学生,其他80%以上的学生1分钟也没还到,并且这7个学生每人也只有4分钟,所以更精确的回答应该是:把70%的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这样的回答能得90分。

还有10分在哪里?70%的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干什么?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学”主要通过“读”,语文学习的“习”主要通过“写”,70%的课堂时间要还给每一个学生读、背、写。

家常课改革,就是通过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把70%的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读、背、写”变成现实。如此上课,课上紧张,“习”得多一点;课后轻松,“玩”得欢一点。

常理2: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跳出教育看教育。工人是企业的“主体”,主体就要好好完成工作任务;老板和总经理是企业的“主导”,体现有二:一是给工人布置合理的工作任务;二是组织、管理、激励工人好好完成工作任务。

领导者就是主导者。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其“主导”体现在:

一是给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不同的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学习任务就有不一样的导向。“家常课任务单”就是给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把70%的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当堂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达成的。

二是组织、管理、激励学生好好完成学习任务。人多的地方,管理是第一生产力。课堂管理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责任。课堂管理不等于管纪律,课堂管理是一门学问。家常课改革开发了家常课管理口令、家常课管理手势、家常课激励印章、课堂激励Q币等,这些是“组织、管理、激励”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管理工具。家常课改革,完整落实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个常理。
常理3: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以后学生怎么办?学生自己学、自己习。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不断“自己学、自己习”的过程,即在老师的组织、管理和激励下“自己学、自己习”的过程。

妈妈不放手,孩子长不大;老师不放手,学生永远学不会学习,永远依赖老师的“教”。家常课改革,把70%的时间还给学生“自己读、自己写”;家常课任务单的四个任务既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学习程序。有学习任务、有学习程序、有学习管理,学生便能“自己学、自己习”。

这里有个例子,践行家常课理念的尹老师因为课中接到通知,要参加一个紧急会议,这个时候班长带着大家按着家常课“读+写+读+写”的流程“学”和“习”,同样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管建刚:教书三十年——我的成长心路历程
如何构筑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2

关于常识

常识1:多读多写

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写”,课堂应该是学生“多读多写”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停地读、不停地写。

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学生自己读出来、写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出来、问出来的。

一课又一课的“多读多写”,学生才会刻骨铭心地把“多读多写”融入自己的血液里,化到日常的生活中。

常识2:正确流利

每一篇课文都要读正确、读流利。

“读正确”指的是“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读流利”指的是“不磕绊、不回读、不卡顿、不读破、不拖调”。

一篇课文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做到以上“8不”才算读正确、读流利。
流畅地读是理解性读、思考性读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篇课文两课时80分钟,家常课给每一个学生30分钟的读书时间,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课文都当堂做到“8不”。

常识3:边读边记

家常课上,任务二、任务四“写”的要求“看书不作业、作业不看书”。这个规矩严格执行了,学生由此明白只有任务一、任务三认真读,边读边记,任务二、任务四答起来才顺利。

家常课改革以任务二和任务四的“写”,训练学生任务一、任务三的专心读。家常课要求当堂完成,但不可以当堂反馈。当堂一反馈答案,任务一、任务三的学生就不会专心,就会像“小和尚念经”。

常识4:边抄边记

很多学生抄写归抄写,默写再去记。一番事情花了两番时间。

家常课上,当堂抄写后马上听写,倒逼学生边抄边记。当堂听写不只抽样检测正确率,也检测学生的边抄边记。学生为了默写正确,第一遍看着范字抄写,第二遍遮住已经抄好的,试着默写。

如此抄写,“边抄边记”的能力指日可待。这一能力形成了,识记生字词的时间可以减少一半,其实,减负的根本就是减出学生自主的时间。

常识5:独立作业

题目写在作业本上那叫“作业”,题目写在考试卷上那叫“考试”。作业与考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试必须“独立”,所以,有效作业的第一属性就是“独立”。

学生作业不独立,导致学业成绩得不到提高,导致教师和家长布置更多作业。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独立完成?家常课给出了有力且有效的回答:刚需作业在课上、在老师眼皮底下完成。

常识6:时间观念

孩子作业做到深夜,大多不是老师布置了超级多的作业,而是孩子在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没有时间观念。

家常课改革,自由读课文有计时器限时,当堂作业有计时器限时,一堂课上使用计时器5—8次,旨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前完成任务二和任务四的学生,马上用零碎时间背诵“奖励题”。

一年下来,学生的时间观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有了时间观念,做作业的速度就提高了,做事就有效率了。

常识7:抗干扰学习

先完成任务二、任务四的学生要求出声背“奖励题”,如小古文、声律启蒙等。没有完成任务二或任务四的学生在已完成任务学生的背诵声中继续作业。

学生如在诵读声中都不能专心作业,那么课间、家中怎么可能专心读书和学习?

一次听家常课,窗外响起一阵爆竹声。我在第一时间观察学生的反应,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扭头看窗外。我想,宋代诗人林逋的“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正是此意。

改变一所学校,要先从改变课堂做起——怎样改变课堂?
什么是高阶思维课堂?——促进高阶思维的10种教学策略

3

关于常态

常态1:面向每一位教师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依靠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线教师观摩优质课,往往“看着心动,回家不动”。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会、用不来,一方面学会优质课本身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日常使用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今天的一线教师太忙了,忙到了学校没有时间召开全体教师会,有学校的教师会已经移到了晚上,教研活动移到了周六。

但是,家常课的“读+写+读+写”,结构十分简洁,只要你想学,一个星期就能有模有样。一学期后便熟能生巧,上岗不满一年的新教师便能上观摩课。

家常课追求的不是艺术,而是科学;家常课追求的不是创新,而是规范。宁要学得会的80分,不要学不会的100分,这是家常课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家常课不是五星级饭店,不是大厨秘制,家常课面向的是每一位一线教师。

常态2:面向每一节课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依靠每一位一线教师,更依靠每一位一线教师每一天的常态课。

要让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比较高的质量,那就不能不说到一个词——量产。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然而艺术无法量产,科学可以量产,量产需要标准和工具。

家常课改革团队带领骨干教师开发了家常课任务单、配套PPT,开发了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管理口令、课堂时间管理闹钟,开发了课堂激励印章、课堂激励Q币、课堂表扬信。

这些工具可以让每一位一线教师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家常课上,每一次“读”“写”都有具体的时间管理,每一节课要完成两个“读”的任务、两个“写”的任务;家常课上,教师大约要走600步以上,要给70%的学生盖上激励章,“具体的对象+具体的细节+具体的结论”的表扬不少于8人次。

这些标准可以让每一位一线教师对自己每一天的每一节课进行清晰的自我评价。

常态3:面向每一个学生

课堂40分钟不只是尖子生的40分钟,也不只是积极主动外向学生的40分钟。课堂40分钟是每一个学生的40分钟,所以,一节课的时间40个学生就有1600分钟,50个学生就有2000分钟。

家常课改革大面积减少指名读课文,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读、齐读,把读的时间和机会还给每一个学生;家常课改革大面积减少“一问一答”,把零碎的、个别学生回答的口头提问,改为系统的、每一个学生都要独立回答的书面提问,把思考并回答的时间和机会还给每一个学生。

基础教育需要底线思维而不是精英思维。语文课把读、背、写的时间和机会还给每一个学生,这既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应有之义,也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之义。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阜南一小公众号